根據教育部數據,2018年我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6143.00億元,增長8.41%,并且2013年-2018年均是呈現逐年上升的態勢。一支筆、一個本子價格不高,高頻的使用卻催生了一個巨大又割裂的文具市場。據中國制筆協會的數據分析顯示,國家教育投入占GDP比重每增加0.5%,制筆行業銷售產值大約能夠增長25億元,文具等文化產業相關行業將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與支持。
市場調查公司根據公開數據,自2013年以來,我國文具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,2018年文具市場規模為691.8億元,到了2019年,文具市場規模達726.1億元,同比增長4.72%。
近年來我國出生率呈現下降趨勢,1999年出生率為1.46%,到2019年下滑至1.05%,而0-14歲人口數也大體呈現下滑趨勢,占比持續下跌,60歲及以上人口數占比則一路攀升,人口結構顯現老齡化。
隨著我國出生率呈下降趨勢,人口結構顯現老齡化,受無紙化辦公教學以及在校人數回落等因素的影響,文具的使用頻率正在下降。使用的客戶群體減小,致使中國文具行業增速一路放緩。市場調研數據顯示,我國文具行業2019年營收達到182億美元。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超240億美元。
在上千億人民幣的龐大市場下,國內有著約8000家文具企業。不過,銷售額在10億以上的企業只有寥寥幾家,具體來看,晨光、得力、真彩、史泰博等品牌的表現非常亮眼。其中,得力更是國內唯一一家入圍2020中國制造業500強榜單的文具企業,位列255位,年營收321億。

在高端市場,國內文具品牌距離三菱、斑馬等國際大牌還有一定差距,這也是得力、晨光等企業在未來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課題。